关键词:苏州刺绣
春秋时期,苏州是吴国的都城,吴地民间普遍养蚕织绸,那时,苏绣就已产生,并逐渐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据刘向《说苑》记载,早在25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吴地已有“绣衣而豹裘者”。三国时,东吴孙权赵夫人曾绣出《山川地势图》,供孙权军旅之用。这是我国最早记载的刺绣,人称“针绝”。
苏州刺绣从起始就有了高超技艺,是一门高起点的技艺。由于栽桑养蚕业的蓬勃发展,宋时起,苏州就成为有名的“丝绸之乡”,城乡手工作坊林立,机房鳞次栉比,夫络妻织,刺绣得到空前发展,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张应文著的《清秘藏》这样评价:“宋人之绣,针线细密,用线仅一二丝,用针如发细者为之,设色精妙,光彩射目。”描绘了宋代苏绣已具有精工细作、形象真实生动的特点。现代在苏州虎丘塔、瑞光塔中出土的刺绣品就证明了这一点。
明代苏州人王鏊在《姑苏志》中对苏绣有“精细雅洁,称苏州绣”的评语,说明当时苏绣的风格特点已经突现。“精、细”是苏绣精湛技艺的反映,“雅、洁”成为苏绣的艺术追求。当时,朝廷在苏州设立织造局,专为皇室绣制宫廷服饰和日用品。由于社会对绣晶需求的增多,促进了商品绣的发展。另外,昆剧的兴起,刺绣剧装戏衣应运而生,使得苏绣更加兴盛。
清时,苏州被称为“绣市”,有3个刺绣行业公所,绣庄150多家,可谓“家家有绣棚,户户有刺绣”,四乡有绣工lO万余人,刺绣成为分布很广的家庭手工业。从事凤冠、霞帔、补子、官服、被面、枕套、鞋面、手帕、扇袋、挂件、荷包、帔帏、椅披,以及戏剧行头等各种各样的绣品制作。在民间作坊里,一大批苏绣艺人脱颖而出,成为当时的著名绣家。解放以后,在党对工艺美术“保护、发展、提高”方针的指引下,据统计,仅苏州吴县一带,绣娘就达12万之多。苏绣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提高的新时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