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风景,皆入境入画,人物肖像、动物,都呼之欲出。当所有的一切在娇古苏绣的作品中得到表现,空间仿佛都在这一刻凝练,时间也在这一刻定格!这就是苏绣,这就是张奇伟的苏绣世界。 缘起,针与线的光影 也许在苏绣这个领域,提到张奇伟,可能没有多少人会知晓,但提到娇古苏绣,业界无不大加赞誉。而正是张奇伟一手创立了娇古这个苏绣品牌,他也在传承苏绣这个民族文化瑰宝的同时,把苏绣文化推向了一个更高的层次。 据张奇伟介绍,学校毕业后,自己顺利地进入了企业工作,按部就班的生活日显苍白。对于一个有着梦想的人来说,这样的生活无异于一种折磨。在经过深思熟虑后,也因为张奇伟的哥哥正在苏州经营苏绣,张奇伟最终决定奔赴苏州,尝试进入苏绣这一行。在当时,我对苏绣了解不多,但我预感这是一个很有潜力的行业。而且我心里最大的愿望就是想尝试着自己创业。 也许冥冥中真的有缘份一说,张奇伟来到苏州后,开始负责苏绣的营销,而哥哥负责生产。在创业初期,所经历的艰辛都是难以想象的。当时没有时间考虑要怎样发展,所有的想法都是先把企业和自己的温饱解决。所以很多业务产生的利润都是薄的可怜。但就是在举步维艰的情况下,张奇伟都没有放弃自己创业的梦想! 随着在苏绣行业浸淫时间的不断累积,张奇伟深深地被苏绣浓浓的人文文化底蕴吸引。他所有的思绪和精神都围绕着苏绣作品展开。在针与线的纠缠中,一幅幅绚烂的画卷逐渐成形,并最终呈现在眼前,这个过程让张奇伟痴迷,而这些作品交付给客户后,客户满意的笑容,更让他收获着成功的喜悦。尽管在当时整个苏绣行业还没有现在这么红火,苏绣的行情也没有现在这样高涨,甚至于娇古的发展一度陷入迷惘,在张奇伟哥哥也选择了离开的状况下,张奇伟依然坚持。其实,苏绣与粤绣、湘绣、蜀绣合称为中国四大名绣。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吴国已经将刺绣用于服饰,宋代的《清秘藏》也有苏绣的记载。到了明朝,苏绣已成为一项普遍的群众性副业产品,在清朝时,苏绣更以精细雅洁而闻名,当时的苏州更有了绣市的誉称。所以我一直就坚信,苏绣作为国粹一定可以被世人全面接受和欣赏! 借着房地产行业高速的发展,家居装修也相应地迅速扩张,娇古苏绣抓住机遇转变传统经营模式,革新现代装修理念,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生活空间完美糅合,大力倡导绿色环保概念,除了传统的单面绣装饰画和双面绣屏风台屏类,还开设了双面绣隔断工程类。在多个房地产项目中出现的娇古的身影。如合肥万科房产、苏州苏浙汇饭店、上海1158会所、杭州梅苑宾馆、贵州盘江股份、南京金陵石化、西安枫叶别墅苑、广西新创宾馆、国核工程公司、美国希尔顿酒店、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昆山高铁贵宾站、马鞍山中钢集团等。 事实证明了张奇伟的眼光,如今苏绣已经不断被装饰、地产、艺术、收藏等领域青睐,而娇古苏绣在业界也成为一个让人无法忽视的名字,娇古成为了精湛、品质优良的代名词。在张奇伟的带领下,娇古苏绣也为整个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创新之风。 缘落,思与行的创新 如今的娇古苏绣已然成为苏绣领域的产业一体化企业,多年来娇古苏绣一直寻求自我的突破,始终领先于同行发展的步伐,成为了集研究、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品牌苏绣企业。张奇伟认为,苏绣起源于小农经济社会体系下,所以带有浓厚的小农经济的特色,一家一户就是一个作坊,但也是这样的特色造就了苏绣不是过多地追求经济效益,而是追求工艺的最优,艺术的最美! 因为苏绣发展一直没有形成规模化的特殊性,造成了国内苏绣企业各自为战,长期以来没有形成强力的品牌,行业也在无品牌效应下不温不火。在度过了娇古发展的温饱期后,张奇伟对苏绣行业的理解更加深刻,做营销的经历让他深感娇古的发展要突破唯有创新一途。而如何创新?如何给苏绣这个古老的国粹以时代的生命力?成为了横亘在他面前的当务之急。 随着客户个性化消费的需求日益增多,娇古在充分考虑苏绣传统艺术表现手法的基础上,结合客户的需求,推出了私人定制绣品的服务内容。娇古苏绣作品的内容也因此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也更加贴近客户的真实需求。传统的苏绣在作品内容上基本遵循旧时的诸多样板,外包装更是简单乏味,缺乏吸引眼球的效应。这些缺点从根本上来说,难以和苏绣的艺术价值相匹配。所以,娇古首先要做的就是在绣品内容上进行创新私人定制的方案就此产生。在遵循客户要求定制作品的基础上,娇古针对一些客户对如何选择作品无所适从的情况,及时提供切实可行的作品设计方案,指导客户选择适合自己的苏绣作品,真正把艺术的理念融入艺术的生活。 为了体现苏绣作品的档次和品位,娇古苏绣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对娇古面世的数款包装进行创新改款,运用了唐装对称盘扣的别致设计,与中国古典的祥云、花卉图案相结合,完美展现出苏绣古韵流芳的无穷魅力。 娇古除了在包装上革新求变之外,也永不停止地对绣品内容本身进行创新追求。娇古在绣品产品造型及题材的选取上推陈出新,以更符合现代人审美的图案寻求产品创新,改变了过去苏绣大幅复杂而不精致,缺少艺术味的现状,让苏绣的艺术魅力之中更加渗透进装点生活的高雅情趣。 2014年,娇古的工艺美术师们以独立自主的创新精神,设计出数十款全新样式的双面绣作品,以多达50余种的复杂针法和花线精确到1/16的如丝细腻,将苏绣的工艺艺术演绎的精致,而这些突破自我的新款双面绣,也已成为热销产品。经过多年的沉淀与发展,娇古苏绣受到多家新闻媒体关注,2013年7月2日的《光明日报》头条针尖上的中国系列报道就阐述了娇古苏绣的盛况,苏州《姑苏晚报》要闻重点版以苏绣摇身一变成家装新宠为文全面报道娇古苏绣。凤凰、新浪、网易等网络媒体争相报道娇古苏绣对传统手工业的传承与发扬。 时光荏苒,张奇伟把生活工作的重心全部扑在了苏州,随着家人的到来,苏州已经成为了他的第二故乡。而真正的故乡安徽贵池仿佛只是一个埋在内心深处的记忆,温暖而朦胧。 现在回老家的机会变的越来越少了,但家乡的一草一木都像刻画在自己内心抹不掉的烙印。每次回家,看到那些熟悉的面容和山山水水,都有一份深深的眷恋!张奇伟谈起家乡,话语间透露着难言的依恋,不过,我在苏州也算找到组织了,现在安徽商会就像我的另一个家一样,给我帮助和抚慰。 谈起和安徽商会的结缘,也是一次事件的催化。若干年前,张奇伟还没有意识到要加入什么机构和组织。一次他的一个温州客户,在湖北有一个项目,在与当地政府招商部门谈判交涉时,因为某些条件没有谈拢,项目被迫短期搁置了。项目搁置意味着资金流动性的停滞,如果不能顺利地建设投产,造成的时间和经济损失巨大。百般无奈之下,张奇伟朋友找到了当地的温州商会,经过商会的协调组织,使项目最终顺利完成。这件事给了张奇伟极大的触动,也让他深刻地体会到集体和团队的力量,回到苏州后,他开始想方设法寻找属于安徽人自己的组织。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番搜寻后,张奇伟终于找到了安徽商会,并顺利入会,成为会员企业。其实,我一直思考,加入商会的真正意义不是想从商会获得什么实际的利益,而是在心理上有一种慰籍,同时也想通过商会这个平台,能否更多的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自从加入安徽商会以后,张奇伟有一种归属感,这个圈子把在苏的很多安徽人组合到一起,商会所确立的宗旨和目标是不断传递正能量,说实话如果一个组织讲究的是吃吃喝喝的话我是不会加入的。自从加入安徽商会以后,我感觉收获很多,商会的每个成员都有一番奋斗的故事,包含着酸甜苦辣,其中的滋味可以激发所有创业者的共鸣,可以说商会成员间是彼此惺惺相惜的整合。 通过与商会同仁的交流,张奇伟更加确信自己的坚持和诚信的宗旨是每一个走向成功者必备的基本素养。我一直认为的诚信不是停留在表面的,而是应该贯穿人的一生的品质。谈到诚信,张奇伟介绍,几年前,有一个国外客户购买了一件娇古作品,但在运输途中不慎受到了损坏,对接的业务人员知晓后表示可以发回修理,但客户需要支付1200元费用,客户也同意了这个方案。但张奇伟知道以后,马上给客户联系,表示修理是自己公司的本份,费用只需要40元,而不是1200元。40元是这个损坏的作品由专业人员维修的真实费用,我感觉事实多少就应该是多少,我们没有理由多收费用,因为诚信不是说的,是做的!张奇伟用自己切身的经历阐述了诚信的意义。 本文载自《苏州徽商杂志》 |